随着工业物联网的发展,作为设备厂家需要提供设备联网方案给到工业用户,需要对设备运行数据远程采集,对设备远程维护,实现高效解决故障,远程调试节省差旅及人工成本。
作为工业物联网先锋企业广州巨控科技推出针对PLC专用的数据采集远程监控解决方案,利用4G移动网络和云服务,实现对PLC数据远程手机APP监控,报警微信推送、运营中心集中监控,PLC程序远程维护,远端无人值守等信息化功能。
“远程模块+后台软件”产品化的方式,具有成本低,使用简单特点,工程师不需要高及语言编程,不需要网络知识。
应用场景
1、水处理环保行业,现场西门子S7-300PLC以太网方式接入广州巨控GRM530远程模块网口,插上4G卡自动联网,现场不需要设置。远程电脑能上外网安装GVCOM连接软件,使用PLC编程软件即可远程xia载,远程在线监控程序。
2、制冷行业,现场西门子S7-200 SMART PLC,通过RS485接入巨控GRM530模块,工程师使用模块配置软件,选择PPI通讯协议,添加PLC寄存器地址,即可登录APP和微信监控数据,短信报警。远程中心电脑使用昆仑通态组态软件连上外网,不需要固定IP,通过OPC客户端与远程PLC通讯。
数据采集网关GRM530
1、支持全网通4G以及有线网方式接入因特网,通讯方式冗余自动切换。
2、多通讯口支持各种PLC协议,单个模块支持2000点。
3、可以实现PLC短信报警,短信查询,短xin控制,报警拨号提醒。
4、业内首创非透传智能采集模式压缩算法。
5、多包并发采集充分利用4G带宽。
工业云平台
巨控科技七年来,YunPLC已经有数万个项目,十万客户端并发访问,数百万点数据稳定运行,涉及的行业包括铁路,电力,市政供水,西气东送,智慧农业等,无一例数据安全事故。
PLC通过GRM530终端与yunplc通讯在网络上始终是加密压缩的数据流,相对透传模块,不仅可以节省流量,同时从根本上避免网络层监ting直接获取PLC数据的可能。
移动端手机APP监控
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与便利,plc控制柜的设计,如何使工控领域便捷的接入移动网络进行人机交互,成为了当前工控项目的热点和需求。而多数自动化工程师们对于gao级语言编程相对陌生,同时面临着现场需求经常修改的问题,巨控科技推出可组态的APP云平台,工程师们可以迅速搭建自己的移动APP监控,对于用户的需求可以随时改动功能界面。
巨控科技提供二次开发环境,自动化工程师可以像熟悉的上位机组态方式任意编辑APP手机jian控界面,功能灵活,支持多个站点集中到一个窗口显示操作。
手机APP登录界面
APP云组态二次开发环境
PLC设备远程维护
以物联网技术,对PLC设备进行远程维护,实现对世界各地的PLC设备进行远程PLC程序调试、运行数据监控、设备管理,直接节约差旅成本创造价值。
巨控科技独有的网络智能诊断xia载机制不同于简单透传,确保在复杂网络环境稳定流畅快速xia载,不受工xin部限制的影响。
不仅可以流畅的xia载调试各种主流PLC(西门子,三菱,欧姆龙,AB,施耐德,台达等),对于文件比较大的触摸屏工程,要求响应速度的运动控制器,伺服,依然可以流畅xia载。
微信监控报警推送
巨控科技提供现成平台,工程师不需要使用gao级语言,简单组态即可实现微信监控功能,报警推送。
工程师在巨控软件平台设置微信报警的条件和推送的报警内容,完成后xia载到GRM530终端,用户关注公众号,输入终端序号和密码,当满足触发条件时,会把预先设置好的微信报警内容推送到关注此模块的微信上。在微信上可以设置是否接收微信报警,微信支持同时关注多个远程终端。
运营监控中心建设
运营监控中心通常有两种方式,用户早期使用通用组态软件平台,成本低,实施简单,当场景搭建起来后,能发现更多的软件实际需求,通用组态软件平台属于二次开发,功能相对固定,在后期设备增多的情况下,通常会选择定制专用的运营中心软件。巨控科技推出的集中监控方案,适用两种应用情况。
1、集中监控中心使用工业组态软件监控全国各地设备,中心电脑只需上网,通过OPC驱动即可与现场GRM530终端通讯。OPCSERVER支持10万点,一台电脑可以同时监控多个站点的数据,站点数量没有限制。集中监控平台兼容开放性好,支持亚控,力控,昆仑通态,WINCC,INTOUCH,IFIX等各种组态,也可使用巨控免费的无限点组态软件。
2、集中监控中心使用自己开发的专用软件,GRM530终端提供标准的WEB访问接口,软件开发团队可以轻松获取数据制作自己的数据展示平台,无需了解任何PLC底层通讯协议。
一、模块组合安装
1. 在安装导轨上安装负载电流电源 (PM)。
2. 打开前盖并拔出电源连接插头。
3. 拔出 4 孔连接插头并拧紧负载电流电源 (PM)。
4. 将 U 型连接器插入 CPU 后部。
5. 在安装导轨上安装 CPU 并将其拧紧。
6. 将 U 型连接器插入数字量输入模块后部。
7. 将数字量输入模块连接到安装导轨并将其拧紧。
二、电源模块接线
1. 使用适用工具拔出连接器外盖。
2. 根据接线图将电源线连接到插头上。
在插头的另一侧,标有该插头可使用的电压信息。
根据插头背面的信息,通过插入元件选择相应电压。
3. 合上外盖。
4. 拧紧电源连接插头上的螺钉。
三、将负载电源接线到 CPU
1. 对负载电流电源 (PM) 的 4 孔连接器插头接线。
2. 将 4 孔连接器插头接线到 CPU 的 4 孔电源连接插头。
3. 将负载电流电源 (PM) 连接到 CPU
四、DI模块桥接电源
1. 将前端连接器插入预接线位置。
2. 用电缆扎带固定电缆。
3. 将负载电压 24 V DC 连接到端子 20 (M) 和 19 (L+)。
4. 在两个底部端子之间插入电位电路桥。
五、DO模块桥接电源
1. 将前端连接器插入预接线位置。
2. 通过数字量输入模块上的端子 40 (M) 和 39 (L+),从数字量输入模块为的端子 20 (M)和 19 (L+) 提供 DC 24 V 供电电压。
3. 连接四个电位电路桥。
4. 连接端子 30 和 40,以及 29 和 39。
六、前连接器接线
1. 根据端子前盖内侧的接线图,连接各个导线并将其拧紧。
2. 为了消除张力,请使用电缆扎带固定电缆并拉紧。
3. 将前端连接器从预接线位置移到其终位置。
至此,已建立了前连接器和模块间的电气连接。
想要提升工控PLC技能,推荐个地方:工控无忧
4. 提示: 可以直接插入预接线的前端连接器,例如,用于更换模块。
七、首ci通电
1. 插入负载电流电源 (PM) 的电源连接插头。
2. 将电源连接插头连接到电源。
3. 将空的 SIMATIC 内存卡插入 CPU 中。
4. 将负载电源 (PM) 上的开关切换到位置 RUN 处。
心得:
技术人要学会低调,我一直这样勉励自己,技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技术的更新是日新月异,谁也不能把新技术都了然于胸,谁也不能把新技术产品如数家珍。我们懂得的新技术别人未必知道,别人懂得的新技术我们也云里雾里,毕竟我们研究的方向,走的路是不一样的,技术人忌讳的就是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短处做比较,这种褒扬自己贬低别人的做法确实能够带来一时的快感和惬意。
每个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就有他存在的价值,每个人工作在这片天地中就有他存 在的理由。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一味的认为别人的无知,不要冷眼观看别人对技术的提问,你或许认为这个技术问题特别可笑,你或许认为那个问题让你不屑一顾,你大可高姿态的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可不能给这个提问题的人冷嘲热讽,也不要频繁打击人家对技术孜孜不倦的信念,或许你的话会扼杀了一个技术天才。
要做事先做人,人不能搞好周围的人际关系,不能很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哪怕你技术再高也没有人敢用你,你总认为自己的技术如何如何,你总是谈论那些高深的新技术来满足自己的那点虚荣心。大家都有感触,一个单位的新技术不会经常更新,新设备并不是频繁更换,所以不可能去研究那些和你本身工作之外的一些所谓的新技术,新设备,也没有人给你时间和机会去学习这些新的理念,换句话说你是从事这方面研究专业方向的才有可能每天都注意这些新技术的发展,新设备的更新。
每个人的技术都是从无到有,从菜鸟变老鸟的过程,每个人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摸索才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每个人都是在提问的过程中慢慢熟悉了这些新技术,这些新设备的使用,管城回族区plc控制柜,我们用不着拿自己研究的技术来和别人争个高低,作为技术人首先要把自己所在单位的工作业务针对性的进行研究,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率,增加单位的营业额,其次才是你研究新技术、琢磨新设备使用的时间。
我一直赞同我们技术人要努力学习新技术,增加新知识,不断的充电来让自己适应社会的竞争环境,不喜欢那种满罐子不响半罐子晃荡的人,今天学点东西就到处炫耀,殊不知,技术的学习是个系统工程,不是拿一个知识点两个知识点就能够成为炫耀的资本,plc控制柜的组成,任何人在学习技术的道路上都应该脚踏实地而不是夸夸其谈。
关键字标签:自动化;PLC;培训;教育;工控;伺服;变频;欧姆龙;三菱;西门子;HMI;触摸屏;PROFIBUS;CC-LINK
PLC的种类繁多,品牌大多分为欧系、日系、美系。德系PLC以西门子为主,日系有三菱、欧姆龙、松下……,美系有罗克韦尔(A-B)通用电气(GE)公司、莫迪(MODICON)公司等。
美国和欧洲的PLC技术是在相互隔离情况下独li研究开发的,因此美国和欧洲的PLC产品有明显的差异性。而日本的PLC技术是由美国引进的,对美国的PLC产品有一定的继承性,plc控制柜电气图,但日本的主推产品定位在小型PLC上。美国和欧洲以大中型PLC而闻名,而日本则以小型PLC著称。
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各系列PLC处理问题的思路也不尽相同,所以初学者hao能对各品牌PLC的区别能有所了解
学习PLC除了学习一些基本的编程知识和理念,更应该学习的是各个厂家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更何况两款地域性差别这么大的PLC。使用过程中可以体会一下面对同一个问题这两类PLC都是怎么解决的?为什么这么解决?这么解决有什么好处?两种解决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或者说哪种更方便)?学会思考进步才更快!!
1.编程理念不同
三菱PLC是日系品牌,编程直观易懂,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但指令较多。而西门子PLC是德国品牌,指令比较抽象,学习难度较大,但指令较少,所以学习三菱和学习西门子的周期是一样的。
▲西门子
个人认为三菱(日系的中高duan品牌)PLC的软件至少落后西门子5年以上,大中型的暂且不说,就拿三菱比较有优势的小型机FX系列和西门子S7-200系列相比,西门子有如下优势:
1、三菱的编程软件从早期的FXGPWIN到近期的GX Developer 8.8,和所有的日系品牌一样,该软件的编程思路是自上而下的单一纵向结构,而西门子的Micro-WIN则是纵向和横向兼备的结构,而且子程序支持局部变量,相同的功能只需要编一次程序即可,大大减少了开发难度和时间。
2、S7-200一直以来支持强大的浮点运算,编程软件直接支持小数点输入输出,而三菱直至近年推出的FX3U系列才有此种功能,以前的FX2N系列的浮点功能都是假de。
3、S7-200的模拟量输入输出程序非常简单方便,AD、DA值可以不需编程直接存取的,三菱的FX2N及其以前的系列都需要非常繁琐的FROM TO指令。FX3U如今倒支持此功能了,但足足晚了五年甚至更多。
4、当然三菱的FX2N系列也有它自己的优势,一是高速计数器指令比S7-200方便,二是422口比西门子的PPI口皮实(因为200系列的PPI口是非光电隔离的,非规范操作和仿zhi的编程电缆可能会导致串口损坏)。
以上的比较仅仅是小型机,至于西门子的300和400系列以及更大型的TDC系列,这里就无需多言了。学PLC,三菱是很容易上手的,因为直来直去思路简单,但从学习的角度讲,肯定是西门子更好。
个人认为对于初学者学习西门子相对会更好上手一些,特别是基础差的初学者三菱的学习要不容易入门,西门子编程软件人性化。
2.芯片不同
这主要体现在容量和运算速度上。西门子CPU226的程序容量20K,数据容量14K;而三菱FX2N总共才8K,后来的3U倒是有所改进。
西门子CPU226和CPU224XP标准配置2个485口即PPI口,da通讯速度187.5K;而三菱FX3U之前的所有系列都是一个422口,而且速度是9.6K。如果需要连个智能仪表什么的则必须另购FX2N0-485BD等特殊模块。而且两个通信口可以一个连接下zai数据线一个连接触摸屏进行调试程序,否则你就要拔下触摸屏数据线再连接触摸屏数据线,来回调整程序非常麻烦。
▲三菱
上文已经说过200系列的PPI口是非光电隔离的,非规范操作和仿zhi的编程电缆可能会导致串口损坏。这个大家在使用时千万注意,hao不要带电插拔。S7-200的通信口真的非常娇气,绝dui没有三菱的皮实。
3.控制的强项不同
西门子的强项是过程控制与通信控制,西门子的模拟量模块价格便宜,程序简单,而三菱的模拟量模块价格昂贵,程序复杂,西门子做通信也容易,程序简单,三菱在这块功能较弱。
三菱的优势在于离散控制和运动控制,三菱的指令丰富,有专用的定位指令,控制伺服和步进容易实现,要实现某些复杂的动作控制也是三菱的强项,而西门子在这块就较弱,没有专用的指令,做伺服或步进定位控制不是不能实现,而是程序复杂,控制精度不高。
例如某设备只是些动作控制,如机械手,可选择三菱的PLC,某设备有伺服或步进要进行定位控制,也选三菱的PLC。像中央空调,污水处理,温度控制等这类有很多模拟量要处理的就要选西门子的PLC比较合适,某设备现场有很多仪表的数据要用通信进行采集,选西门子的好控制。
所以针对不同的设备不同的控制方式,我们要合理的选用PLC,用其长处,避其短处。
姓名: | 王继刚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8903837318 |
业务 QQ: | 272925472 |
公司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继飞机电 |
电话: | 0371-55581867 |
传真: | 0371-55581867 |
Copyright © 2025 继飞机电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