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图纸检查回路(未送电状态下)
一般PLC系统的图纸包含柜内图纸和柜外图纸两部分;柜内图纸指柜子内部的接线图;柜外图纸是所有接出电气柜的接线图。这一部分需要检查的是;1图纸设计是否合理,包括各种元器件的容量等等。2根据图纸检查元器件是否严格按照图纸连接。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检查电源,1确保回路没有短路。2确保强弱电没有混合到一起;因为PLC电源为24v,一旦因为接线错误导致220V接进PLC里,很容易将PLC或者拓展模块烧毁。
2、检查PLC外部回路,也就是俗称的“打点”
电源确认完毕后送电,测试输入输出点,这就是俗称的“打点”,测试IO点需要挨个测试,包括操作按钮,急停按钮,操作指示灯以及气缸及其限位开关等等,具体方法是一人在现场侧操作按钮等,另一人在PLC测监控输入输出信号;对于大型系统应该建立测试表,即测试后做好标记。如果发现在施工过程中有接线错误的地方需要立即处理。
这一步应该注意的是需要将程序备份后清空PLC里面的程序或者将程序禁用,避免因测试导致设备的动作。
3、检查机械结构并测试电机类负载
这一步需要检查机械结构是否紧固等等,电机类负载是否做好相应保护,避免因意外导致的事故,检查完毕后需要手动去测试设备运行,河南自动化控制柜,如正反转电机类,需要测试线路是否完好并带电试车,变频器类设置相应参数并进行电机优化,静态识别或者动态识别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负载,比如说垂直类上下移动的负载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以免因控制不当导致测试事故。
4、调试手动模式/半自动模式以及相关逻辑关系
IO点和负载侧都测试以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手动模式下的调试。这里的手动模式也可以叫做半自动模式,不是用手直接去按动电磁阀或接触器等,而是指通过按钮或者HMI的按钮等去驱动设备,是与自动状态对应的。手动模式的测试可以将自动模式按照人的意愿分解,方便测试程序。
这一环节重要的是要测试安全功能,即在设备运行状态下测试急停,安全光栅等等的安全功能是否起到相应作用。
5、根据生产工艺调试自动模式
在完成半自动调试后,可进一步调试自动工作。这一环节是重要的,需要根据生产工艺测试各种连锁,包括逻辑连锁,安全连锁等,而且要多测试几个工作循环,以确保系统能正确无误地连续工作。
6、特殊工艺的测试
PLC系统里除了逻辑控制,还有很多拓展出来的功能,比如说PID控制等,当这些逻辑调试基本完成后,可着手调试模拟量、脉冲量控制。主要的是选定合适控制参数。一般讲,这个过程是比较长的。要耐心调,参数也要作多种选择,再从中选出优者。有的PLC,它的PID参数可通过自整定获得。但这个自整定过程,也是需要相当的时间才能完成的。
7、完成上述所有的步骤
整个调试基本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到了预生产的步骤了,预生产是生产前的工作检测,在该阶段可以配合生产进行一些特殊的测试,比如说生产节奏是否满足,带载情况下安全功能还能否起作用等等,一般连续生产一定时间后就可以交工了。
新手尤其需要注意电源,记得我在多年前调试一个项目的时候,因为施工单位将大皮带的拉绳开关的220V触点和24V触点接错了(皮带的拉绳开关为安全装置,两组触点,一组为220V断开控制回路,另一组为24V进入PLC),导致烧毁了一个数字量输入模板,后来就长记性了,再调试的时候一定分清220和24,就再也没出现过问题。
很多朋友说我是刚开始学习PLC,不知道先学哪个牌子的PLC,有的人说三菱PLC易学,还有的人说西门子更容易学习。之前我们就讨论过不论那种PLC,除了指令书写格式不同和编程软件不同,其实对于我们工控编程人员更重要的是编程思维。当然,非要说先学哪个品牌的PLC,我个人推介西门子。
目前西门子PLC硬件和软件的制定都可以说是工控行业的标准和领dao者,其他的品牌PLC都要和西门子公司学习。所以我们要学习就要和标准的制定者和领dao者学习。如果掌握了西门子PLC和编程软件的应用,再去学习其他品牌PLC那就易如反掌,如同杠杆原理。
再说点关于S7-1200学习的问题,如果没有其他情况我会每天更新S7-1200入门视频,还是建议想学习西门子1200的朋友hao去安装STEP7 V13,按视频所讲多去练习,之后我会做一些编程视频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合理安排系统安装与调试程序,是确保高效优质地完成安装与调试任务的关键。
1、前期技术准备
系统安装调试前的技术准备工作越充分,安装与调试就会越顺利。前期技术准备工作包括下列内容:
(1)熟悉PC随机技术资料、原文资料,深入理解其性能、功能及各种操作要求,制订操作规程。
(2)深入了解设计资料、对系统工艺流程,特别是工艺对各生产设备的控制要求要有了解,在此基础上,短路保护自动化控制柜,按子系统绘制工艺流。程联锁图、系统功能图、系统运行逻辑框图、这将有助于对系统运行逻辑的深刻理解,是前期技术准备的重要环节。
(3)熟悉各工艺设备的性能、设计与安装情况,特别是各设备的控制与动力接线图,并与实物相对照,以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
(4)在了解设计方案与PC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列出PC输入输出点号表(包括内部线圈一览表,I/O所在位置,对应设备及各I/O点功能)。
(5)研读设计提供的程序,对逻辑复杂的部分输入、输出点绘制时序图,一些设计中的逻辑错误,在绘制时序图时即可发现。
(6)分子系统编制调试方案,然后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综合成为全系统调试方案。
2、PLC商检
商检应有甲乙双方共同进行,应确认设备及备品、备件、技术资料、附件等的型号、数量、规格,其性能是否完好待实验室及现场调试时验证。商检结果,双方应签署交换清单。
3、实验室调试
(1)PLC的实验室安装与开通制作金属支架,将各工作站的输入、输出模块固定其上,按安装提要以同轴电缆将各站与主机、编程器、打印机等相连接,检查接线正确,供电电源等级与PLC电压选择相符合后,按开机程序送电,装入系统配置带,过载保护自动化控制柜,确认系统配置,装入编程器装载带、编程带等,按操作规程将系统开通,此时即可进行各项操作试验。
(2)键入工作程序
(3)模拟I/O输入、输出,检查修改程序本步骤的目的在于验证输入的工作程序的正确性,该程序的逻辑所表达的工艺设备的联锁关系是否与设计的工艺控制要求相符,程序是否畅通。
调试方法有两种:
①模拟方法:按设计做一块调试板,以钮子开关模拟输入节点,以小型继电器模拟生产工艺设备的继电器与接触器,其辅助接点模拟设备运行时的返回信号节点
②强置方法:利用PLC强置功能,对程序中涉及现场的机械触点(开关),以强置的方法使其“通”、“断”,迫使程序运行。其优点是调试工作量小,简便,不需另外增加费用。缺点是逻辑验证不全,人工强置模拟现场节点“通”、“断”,会造成程序运行不能连续,只能分段进行。
根据我们现场调试的经验,对部分重要的现场节点采取模拟方式,其余的采用强置方式,取二者之长互补。
4、PLC的现场安装与检查
实验室调试完成后,保温自动化控制柜,待条件成熟,将设备移至现场安装。安装时应符合要求,插件插入牢靠,并用螺栓紧固;通信电缆要统一型号,不能混用,必要时要用仪器检查线路信号衰减量,其衰减值不超过技术资料提出的指标;测量主机、I/O柜、连接电缆等的对地绝缘电阻;测量系统专用接地的接地电阻;检查供电电源等等,并做好记录,待确认所有各项均符合要求后,才可通电开机。
5、现场设备接线、I/O接点及信号检查调整
对现场各工艺设备的控制回路、主回路接线的正确性进行检查并确认,在手动方式下进行单体试车;对进入PLC系统的全部输入点(包括转换开关、按钮、继电器与接触器触点,限位开关、仪表的位式调试开关等)及其与PLC输入模块的连线进行检查并反复操作,确认其正确性;
因为只要所有外部工艺设备完好,所有送入PLC的外部节点正确、可靠、稳定,所有线路连接无误,加上程序逻辑验证无误,则进入联动调试时,就能一举成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系统模拟联动空投试验
本步骤的试验目的是将经过实验室调试的PLC机及逻辑程序,放到实际工艺流程中,通过现场工艺设备的输入、输出节点及连接线路进行系统运行的逻辑验证。
对模拟联动空投实验中不能动作的执行机构,料位开关、限位开关、仪表的开关量与模拟量输入、输出节点,与其他子系统的联锁等,视具体情况采用手动辅助、外部输入、机内强置等手段加以模拟,以协助PLC指挥整个系统按设计的逻辑控制要求运行。
7、PLC控制的单体试车
步骤试验的目的是确认PLC输出回路能否驱动继电器、接触器的正常接通,而使设备运转,并检查运转后的设备,其返回信号是否能正确送人PLC输入回路,限位开关能否正常动作。
试验时应特别注意,被强置的设备应悬挂运转危险指示牌,设专人值守。待机旁值守人员发出指令后,PLC操作人员才能强置设备起动。
8、PLC控制下的系统无负荷联动试运转
本步骤的试验目的是确认经过单体无负荷试运的工艺设备与经过系统模拟试运证明逻辑无误的PLC联接后,能否按工艺要求正确运行,信号系统是否正确,检验各外部节点的可靠性、稳定性。
二、信号衰减问题的讨论
(1)从PLC主机至I/O站的信号衰减值为35dB。
(2)通信电缆采用单总线方式敷设,即由统一的通信干线通过分支器接I/O站,而不是呈星敷设。
(3)分支器应尽可能靠近I/O站,以减少干扰。
(4)通信电缆末端应接75Ω电阻的BNC电缆终端器,与各I/O柜相连接,将电缆由I/O柜拆下时,带75Ω电阻的终端头应连在电缆网络的一头,以保持良好的匹配。
(5)通信电缆与高压电缆间距至少应保证40cm/kV;必须与高压电缆交叉时,必须垂直交叉。
(6)通信电缆应避免与交流电源线平行敷设,以减少交流电源对通信的干扰。
(7)通信电缆敷设要避开高温及易受化学腐蚀的地区。
(8)电缆敷设时要按0.05%/℃留有余地,以满足热胀冷缩的要求。
(9)所有电缆接头,分支器等均应连接紧密,用螺钉紧固。
(10)剥削电缆外皮时,切忌损坏屏蔽层,切断金属铂与绝缘体时,一定要用剥线钳,切忌刻伤损坏中心导线。
三、系统接地问题的讨论
(1)主机及各分支站以上的部分,其接地应用10mm2的编织铜线汇接在一起经单独引下线接至独立的接地网,一定要与低压接地网分开,以避免干扰。系统接地电阻应小于4Ω。PLC主机及各屏、柜与基础底座间要垫3mm厚橡胶使之绝缘、螺栓也要经过绝缘处理。
(2)I/O站设备本体的接地应用单独的引下线引至共用接地网。
(3)通信电缆屏蔽层应在PLC主机侧I/O处理模块处一起汇集接到系统的专用接地网,在I/O站一侧则不应接地。电缆接头的接地也应通过电缆屏蔽层接至专用接地网。
(4)电源应采用隔离方式,即电源中性线浮地,当不平衡电流出现时将经电源中性线直接进入系统中性点,而不会经保护接地形成回路,造成对PLC运行和干扰。
(5)I/O模块的接地接至电源中性线上。
姓名: | 王继刚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8903837318 |
业务 QQ: | 272925472 |
公司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继飞机电 |
电话: | 0371-55581867 |
传真: | 0371-55581867 |
Copyright © 2025 继飞机电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