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PLC 型号的选择
在作出系统控制方案的决策之前,要详细了解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从而决定是否选用 PLC 进行控制。在控制系统逻辑关系较复杂(需要大量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 、工艺流程和产品改型较频繁、需要进行 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有数据运算、模拟量的控制、 PID 调节等)、系统要求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准备实现工厂自动化联网等情况下,新密自动化控制柜,使用 PLC 控制是很必要的。
目前,国内外众多的生产厂家提供了多种系列功能各异的 PLC产品,使用户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所以权衡利弊、合理地选择机型才能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一般选择机型要 以满足系统功能需要为宗旨,不要盲目贪大求全,以免造成投资和设备资源的浪费。机型的选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考虑。
( 1 )对输入 / 输出点的选择 盲目选择点数多的机型会造成一定浪费。 要先弄清除控制系统的 I/O 总点数,再按实际所需总点数的 15 ~ 20 %留出备用量(为系统的改造等留有余地)后确定所需 PLC的点数。 另外要注意,一些高密度输入点的模块对同时接通的输入点数有限制,一般同时接通的输入点不得超过总输入点的60 %; PLC每个输出点的驱动能力 ( A/ 点)也是有限的,有的 PLC 其每点输出电流的大小还随所加负载电压的不同而异; 一般PLC
的允许输出电流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有所降低等。在选型时要考虑这些问题。PLC 的输出点可分为共点式、分组式和隔离式几种接法。隔离式的各组输出点之间可以采用不同的电压种类和电压等级,但这种 PLC平均每点的价格较高。如果输出信号之间不需要隔离,则应选择前两种输出方式的 PLC 。
( 2 )对存储容量的选择 对用户存储容量只能作粗略的估算。在仅对开关量进行控制的系统中,可以用输入总点数乘 10 字 / 点+输出总点数 乘 5 字 / 点来估算;计数器 / 定时器按( 3 ~ 5 )字 / 个估算;有运算处理时按( 5 ~ 10 )字 / 量估算;在有模拟量输 入 / 输出的系统中,可以按每输入 / (或输出)一路模拟量约需( 80 ~ 100 )字左右的存储容量来估算;有通信处理时 按每个接口 200 字以上的数量粗略估算。后,一般按估算容量的 50 ~ 100 %留有裕量。对缺乏经验的设计者,选择容量时留有裕 量要大些。 ( 3 )对 I/O 响应时间的选择PLC 的 I/O 响应时间包括输入电路延迟、输出电路延迟和扫描工作方式引起的时间延迟(一般在 2 ~ 3 个扫描周期)等。对开关量控制的系统, PLC 和 I/O 响应时间一般都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可不必考虑 I/O 响应问题。但对模拟量控制的系统、特别是闭环系统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 4 )根据输出负载的特点选型不同的负载对 PLC的输出方式有相应的要求。例如,频繁通断的感性负载,应选择晶体管或晶闸管输出型的,而不应选用继电器输出型的。但继电器输出型的 PLC有许多优点,如导通压降小,有隔离作用,价格相对较便宜,承受瞬时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较强,其负载电压灵活 (可交流、可直流)且电压等级范围大等。所以动作不频繁的交、直流负载可以选择继电器输出型的PLC。
( 5 )对在线和离线编程的选择
离线编程示指主机和编程器共用一个 CPU ,通过编程器的方式选择开关来选择 PLC 的编程、监控和运行工作状态。编程状态时, CPU 只为编程器服务,而不对现场进行控制。专用编程器编程属于这种情况。在线编程是指主机和编程器各有一个 CPU , 主机的 CPU 完成对现场的控制,在每一个扫描周期末尾与编程器通信,编程器把修改的程序发给主机,在下一个扫描周期主机将 按新的程序对现场进行控制。计算机辅助编程既能实现离线编程,也能实现在线编程。在线编程需购置计算机,并配 置编程软件。采用哪种编程方法应根据需要决定。
( 6 )据是否联网通信选型
若 PLC 控制的系统需要联入工厂自动化网络,则 PLC 需要有通信联网功能,即要求 PLC 应具有连接其他 PLC 、上位计算机及CRT 等的接口。大、中型机都有通信功能,目前大部分小型机也具有通信功能。
( 7 )对 PLC 结构形式的选择
在相同功能和相同 I/O 点数据的情况下,整体式比模块式价格低。但模块式具有功能扩展灵活,维修方便(换模块) ,容易判断故障等优点,要按实际需要选择 PLC的结构形式。 2 .分配输入 / 输出点 一般输入点和输入信号、输出点和输出控制是一一对应的。 分配好后,按系统配置的通道与接点号,分配给每一个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即进行编号。 在个别情况下,也有两个信号用一个输入点的,那样就应在接入输入点前,按逻辑关系接好线(如两个触点先串联或 并联),然后再接到输入点。 ( 1 )确定 I/O 通道范围不同型号的 PLC ,其输入 / 输出通道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应根据所选 PLC型号,查阅相应的编程手册,决不可 “张冠李戴 ”。必须参阅有关操作手册。 ( 2 )部辅助继电器 内部辅助继电器不对外输出,不能直接连接外部器件,触摸自动化控制柜,而是在控制其他继电器、定时器 / 计数器时作数据存储或数据 处理用。 从功能上讲,内部辅助继电器相当于传统电控柜中的中间继电器。 未分配模块的输入 / 输出继电器区以及未使用 1 : 1 链接时的链接继电器区等均可作为内部辅助继电器使用。根据程序设计的需要,应合理安排 PLC 的内部辅助继电器
如果现在有个项目,需要MODBUS控制五个变频器,那该怎么办?
也许你会说,这还不简单,把前面的通信程序复zhi五遍不就行了?理论上,这是可行的,但却是不可行的,为什么呢?因为串口在同一时间,只能进行一次数据交互。这个一次,高低压开关自动化控制柜,是指一次读或是写操作。这就好比一个很窄的路口,一次只能通过一辆汽车,如果五辆汽车一起通过,势必会引起堵塞,一辆也过不去,但我们需要过五辆怎么办?那就需要交通灯或是交指挥交通,通信也一样,也需要有交通灯或是交,而在MODBUS通信中,就需要我们自己来当交,通过程序控制通信流程,这就是轮询方式。
而MODBUS通信实现轮询,有两个常用的方法。
1 时间间隔法
所谓时间间隔法,就是每个操作分配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第yi秒写入频率,第二秒读取频率,第三秒读取电流,当然,这个时间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的,我们看一个例子:
图一时间间隔
如图一所示,这是一个BLINK 和计数器两个功能块组成的程序,BLINK产生一个50毫秒的脉冲,而计数器对此脉冲进行计数,因此,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CV 也就是图中黄色荧光笔部分,就会从1 到6每隔50毫秒递增一次。这样,就为每一次操作分配了50毫秒的时间。
图二 利用时间间隔触发通信
如图二,红色圆圈部分,当数值等于1的时候,我们写入地址0002,当数值等于2的时候,我们读取103,依次类推。黄色荧光笔部分是触发路径。
2 功能块触发法
功能块触发法,是利用功能块的状态参数来触发下一次通信,也就是我在介绍通信的时候使用的BUSY信号。
图三 利用BUSY信号触发下一次读写
如图三所示,当写入0002通信完成后,利用BUSY信号来触发下一次通信,读取103的值。图中黄色荧光笔的部分,就是触发路径,当上一个通信功能块的BUSY信号产生下降沿的时候,证明这次通信已经完成,以此来触发下一次通信
以上,就是两种常用的轮询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的方式就是两者结合。利用时间间隔,这个时间间隔的设置就很讲究,时间太短,可能通信还没完成,时间太长影响效率。而利用功能块的BUSY信号,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一旦一个环节通信出错,BUSY信号无法给出,就会造成后面的通信无法进行,那么该如何结合呢?那就是用时间间隔来确定从站之间的通信间隔,而同一个从站的读写就用功能块信号触发,这样即使通信有错误,也只是影响一个从站。
我们为每个从站分配30毫秒的时间,那么轮询10个从站只需要300毫秒,这基本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又能保证每个站的通信时间。因为超过10个从站,就不建议用MODBUS通信了,那样就要考虑使用总线了。而一个从站内部,要读写多次的时候,就用BUSY信号触发。这样,即使一个从站通信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下一个从站的通信。
PLC编程要点
(1)根据控制流程图分配程序段
根据前期控制流程图将控制程序分解成不同的程序段,这样可以使程序整体结构清晰,便于后期调试程序。如果项目较复杂,将程序分段后便于分配给若干名编程人员同时编程和调试,从整体上提高了编程效率。
(2)编制I/O表和内存表
编制I/O表是给每个输入/输出点分配地址并做注释,避免编程时出现I/O点混乱的问题。编制内存表是分配PLC内存地址给程序的中间变量并做注释,便于编程时引用。
(3)简化编程
编程员在熟悉PLC指令系统的基础上,熟练使用高ji指令编程,可以极大地减少编程工作量,节省PLC存储器空间,有助于更好地发挥PLC功能。
(4)注释清晰
为了方便后期调试程序,编程时需将每个相关点的注释清晰地biao注在程序中,包括使用的特殊指令目的等。程序可读性好,为后期项目维护和升级打下基础。
PLC程序调试方法
PLC应用程序的调试工作可以分为模拟调试和联机调试两个步骤。
一、模拟调试
模拟调试是指根据开关量I/O单元上各位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显示状态而不带输出设备进行的调试。
设计好控制程序后,中压自动化控制柜,一般先作模拟调试。有的PLC厂家提供了在计算机上运行、可用来替代PLC硬件来调试程序的仿zhen软件,例如欧姆龙公司与CX-Programmer编程软件配套的CX-Simulator仿zhen软件等。在仿zhen时按照系统功能的要求,将某些输入元件位强制为ON或OFF,或改写某些元件中的数据,监视系统的功能是否能正确实现。
如果连接上PLC硬件来调试程序时,可以使用接在输入端子上的小开关和按钮来模拟PLC实际的输入信号,例如用它们发出操作指令,或者用它们模拟实际的反馈信号,如行程开关触点的接通和断开等。通过开关量输出单元上各输出点对应的发光二极管,观察输出信号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
调试顺序控制程序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程序的运行是否符合顺控图的规定,即在某一转换实现时,是否发生活动步状态的正确变化,该转换所有的前级步是否变为不活动步,所有的后续步是否变为活动步,以及各步被驱动的负载是否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调试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对系统各种不同的工作方式、顺控图中的每一条支路、各种可能的进展路线,都应逐一检查,不能遗漏。发现问题后及时修改程序,直到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完全符合要求。如果程序中某些定时器或计数器的设定值过大,为了缩短调试时间,可以在调试时将它们减小,模拟调试结束后再写入它们的实际设定值。
总之,模拟调试是整个程序设计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它可以初步检查程序的实际效果。模拟调试和程序编写是密不可分的,程序的许多功能是在调试中不断修改和逐步完善的。模拟调试既可以在实验室内进行,也可以在现场实施。如果是在现场进行模拟调试,那就应将PLC系统与现场信号隔离,切断I/O单元的外部电源,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二、联机调试
联机调试是指将PLC安装到控制柜中,并连接输入元件和输出负载,运行控制程序进行整体调试的过程。
在对程序进行模拟调试的同时,可以设计、制作控制柜,PLC之外其他硬件的安装、接线工作也可以同时进行。完成控制柜内部接线后,应测试接线。可以在控制柜的接线端子上模拟PLC外部的开关量输入信号,或操作控制柜面板上的按钮和指令开关,观察对应PLC输入点的状态变化是否正确。用编程器或编程软件将PLC的输出点强制置位或复位,观察对应PLC的负载(如外部的继电器、接触器等)动作是否正常,或对应控制柜接线端子上输出信号的状态变化是否正确。
对于有模拟量输入的系统,可以给变送器提供标准的输入信号,通过调节单元上的电位器或程序中的参数,使模拟量输入信号和转换后的数字量之间的关系满足要求。
在现场安装好控制柜并完成柜内接线测试后,将外部的输入元件和执行机构接入PLC,将PLC置于运行模式,运行控制程序,检查控制系统是否能满足要求。
在调试过程中将暴露出PLC系统可能存在的硬件问题及梯形图设计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后在现场加以解决,直到完全符合要求。全部调试完成后,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以检验系统的可靠性。
姓名: | 王继刚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8903837318 |
业务 QQ: | 272925472 |
公司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继飞机电 |
电话: | 0371-55581867 |
传真: | 0371-55581867 |
Copyright © 2025 继飞机电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