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的控制从来都是针对受控整体的,因此涉及到PLC的工作一定由团队来完成。
以我设计的PLC测控系统为例。
我们看下图:
这张图看似简单:各台变压器平时各自对各自的母线供电,闭合本段的主进线开关即可,当某变压器失压后,就闭合母联开关,从相邻系统获取电能。当然要配套抛三级负荷的操作。这叫做备自投操作。
问题是:当电压恢复后,是不是再把母联开关打开,让系统再次失压,然后再闭合本段进线?
对于工厂,特别是化工厂是不允许的,因此需要让两台变压器并列供电,然后再切断母联。这叫做倒闸操纵。
如果是有发电机供电,则需要让发电机与市电并列。这时就需要配套同期操作。
上述这些操作均可通过继电器逻辑来实现。但如果系统特别重要,控制特别复杂,则需要用PLC来执行逻辑控制。例如石化厂、机场、地铁、计算机中心等等。
这里涉及到的供电电流可达6300A。其中还有大量的电动机MCC测控及馈电PCC测控,要配套通信管理机,当然也要编程。
这么大的系统,显见单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依靠团队。
我作为主设,需要设计全系统的方案,绘制全系统的系统图、开关柜结构图,确定所有元器件提交采购,绘制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接线图给车间生产,绘制出厂图供售后服务和用户,其中包括PLC和各种测控装置、通信管理机的外围接线图。
接着编写PLC的控制逻辑和通信管理机程序。当售后服务在用户处安装完开关柜后,我出差到现场输入程序,并参与总调。
后的文件归档当然也要自己做。
由此可见,PLC不过是其中的极xiao部分而已。
这种工程很锻炼人。一个工程下来,会学到大量的工程经验,收获的比付出的要多得多。
国内实践中,很多中小型项目都是个人完成,或者说至少以个人为主完成的,其他队友主要起辅助作用。但是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这样的分工主要是由于缺乏整体的系统架构设计,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办法模块化完成工作,这样其实也不利于企业规范的建立,因此,如果有可能,还是要团队协作来进行设计。
从题主的问题看,选型、程序,文档这些在大部分国内的做工程的公司里都是独立完成的。千wan级及以下的工程很少有团队合作来完成这些工作。程序和系统设计在工程项目中技术含量其实并不高,总体的预算也很少。我在多个公司里兼职做系统设计,编程,调试。很多大型的公司一个会写程序的人都没有,多数是在2-3个,每个人同时在做多个项目,忙不过来的时候我的生意就来了。
工作中接触过很多国外的知名公司, 比如有一位知乎大拿在的Abb,他们不管项目大小,总是好几个人同时在现场,duo的一次是5个写程序的人。不过那个项目是亿元级别的,一个热轧线的改造。如果我能代表国内的公司的话,那国内工程师的目标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某些传统跨国大企业的目标是达到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里很多东西是客户根本就不了解更不懂的潜在因素。
曾经与一个德国专家在同一个项目里共事,我们分属两个公司,有一部分数据通过一条网线传输,网线由他们供货,但是拿到现场的线短了,稳定自动化控制柜,甲方说可以免费提供一个,但被拒绝了,原因是不符合他们自己的要求,后是从他们的中国公司邮寄了一根。
项目大小决定个人还是团队。
一般来说,几十个测点的项目应该个人能完成,用时应该一个月内,上百点甚至上千点的项目肯定是一个团队,用时可能几个月到一两年,团队分工大致有项目经理、负责硬件接线和调试的工程师、负责控制方案设计的工程师,负责系统组态和调试的工程师等等
这个问题提得很搞笑。
做一家3口的饭一个人就够了。做全公司一两千人的中午饭再怎么也要几十号人。
PLC控制柜的组成部分
1、空开:一个总的空气开关,这个是整个柜体的电源控制。相信每个柜子都必须要有的一个东西。
2、PLC:这个要根据工程需要选择。打个比方如果工程小可以直接就是一个一体化的PLC 但如果工程比较大 可能就需要模块、卡件式的,同时还可能需要冗余(也就是两套交替使用)。
3、24VDC的电源:一个24VDC的开关电源,大多数的PLC都是自带24VDC的电源,根据是否确实需要来定是否要这个开关电源。
4、继电器:一般PLC是可以直接将指令发到控制回路里,但也可能先由继电器中转。
打个比方,如果你PLC的输出口带电是24VDC的,高低压开关自动化控制柜,但是你的控制回路里画的图 需要PLC供的节点却是220VAC的,那么你就必须在PLC输出口加上一个继电器,即指令发出时 继电器动作,但后让控制回路的节点接到继电器的常开或常闭点上。也是根据情况选择是否使用继电器。
5、接线端子:这个肯定是每个柜子都必不可少的东西 根据信号数量可以配置。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PLC控制柜 基本就是需要这些玩意,如果你的控制柜内还需要有其他的东西 就看情况增加。比方说你有可能要对某些现场的仪表或者小控制箱供电,可能你就得要增加空开数量。或者你要PLC接至上位机,可能就需要增加交换机什么的。视情况而定。
PLC控制柜可完成设备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控制,实现网络功能,性能稳定、可扩展、抗干扰强等特点,是现代工业的核心。
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量身设计PLC控制柜、变频柜等,满足用户要求,并可搭配人机界面触摸屏,达到轻松操作的目的。设备更可与dcs总线上位机 modbus、profibus等通讯协议的数据传输;工控机、以太网等实现的控制和监控。
PLC应用领域
典型应用:水处理、恒压供水、空压机、风机水泵、中央空调、港口机械、机床、锅炉、造纸机械、食品机械等等。
PLC控制柜概述
PLC综合控制柜具有过载、短路、缺相保护等保护功能。它具有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功能齐全。可以根据实际控制规摸大小,软启动自动化控制柜,进行组合,既可以实现单柜自动控制,也可以实现多柜通过工业以太网或工业现场总线网络组成集散(DSC)控制系统。 PLC控制柜能适应各种大小规模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场合。广泛应用在电力、冶金、化工、造纸、环保污水处理等行业中。
PLC控制柜使用条件
供电电源:DC直流24V,新郑自动化控制柜,两相交流220v,(-10%,+15%),50HZ
防护等级:IP41或IP20
环境条件:环境温度在0℃-55℃,防止太阳光直接照射;空气的相对湿度应小于85%(无凝露)。远离强烈的震动源,防止震动频率为10-55HZ的频繁或连续震动。避免有腐蚀和易ran的气体。
基本结构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 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
1、电源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
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2、中央处理单元(CPU)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中shu。它按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
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3、存储器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4、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1)、现场输入接口电路由光耦合电路和微机的输入接口电路,作用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现场控制的接口界面的输入通道。
2)、现场输出接口电路由输出数据寄存器、选通电路和中断请求电路集成,作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现场输出接口电路向现场的执行部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5、功能模块
如计数、定位等功能模块。
6、通信模块
工作原理: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1)、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的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立即I/O指令则可以直接存取I/O点。即使用I/O指令的话,输入过程影像寄存器的值不会被更新,程序直接从I/O模块取值,输出过程影像寄存器会被立即更新,这跟立即输入有些区别。
3)、输出刷新阶段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真正输出。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系统构成灵活,扩展容易,以开关量控制为其特长;也能进行连续过程的PID回路控制;并能与上位机构成复杂的控制系统,如DDC和DCS等,实现生产过程的综合自动化。
2、使用方便,编程简单,采用简明的梯形图、逻辑图或语句表等编程语言,而无需计算机知识,因此系统开发周期短,现场调试容易。另外,可在线修改程序,改变控制方案而不拆动硬件。
3、能适应各种恶劣的运行环境,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强,远高于其他各种机型。
1
根据工程实际需求,进行功能块规划,编写子程序
在PLC中子程序是为一些特定的控制目的编制的相对独立的程序。执行子程序调用指令CALL等,如果条件不满足子程序调用时,程序的扫描就仅在主程序中进行,不再去扫描这段子程序,这样就减少不必要的扫描时间。
2
用字或双字数据传送给DO点方法来控制输出
在PLC的应用中通常都会有大量的输出控制,用字或双字数据传送给DO点方法来控制输出可以提高速度,只要根据实际应用的要求,合理分配输出地址,变换控制输出控制字,可以大大减少PLC程序执行的步数,从而加快PLC的程序运行速度。
3
脉冲触发SET、RESET
PLC中,使用SET指令只执行一次即可,不必每次扫描都执行这个指令,很适合与脉冲输出(PLS/PLF)指令配合使用。有些工程人员忽视了这个问题,使用了常规的方法来驱动SET指令,无意中增加了PLC程序扫描运行时间。
4
避免类型转换,方法如下:
以S7-200为例,它的内存格式与我们常用的PC机正好相反,它是高字在前,低字在后的。所以我们可以将字变量放在后两个字节,在程序初始化时将前两个字节清零(程序的其它地方不得使用这两个字节)。
如我们定义符号时将字变量定义在VW2,同时保持VW0的值为零。则程序中可以用VW2以字型访问该变量,同时也可以VD0以双字型访问,避免了类型转换。
为了避免使用时混淆,以明确的符号定义来区分字类型和双字类型。在此强烈推荐类匈牙利命名法:以前缀指示变量类型,用首字母大写的有意义的英文单词的组合作变量名。本人习惯用以下缀:
b————字节型变量(byte)
w————字型变量(word)
d————双字变量(double)
r————实型变量(real)
f————位变量(flag)
btn——-自复位按钮式输入(btn)
sw————切换开关或自锁按钮输入(switch)
sig——-传感器、编码等电平信号输入(signal)
rly——-输出继电器位(relay)
……
当然,这个根据个人习惯来,没有定则,主要是利于自己区分。
假如有一个字类型变量名为VarName,为使用前面的转换技巧,我们可以这样定义:
wVarName————VW2
dVarName————VD0
在程序初始化时将VW0清零(如果是不需要记忆的变量,直接将dVarName清零也可)或者在数据块中将VW0设置为零。则以后需要以字类型访问变量时就用wVarName,需要以双字类型访问变量时就用dVarName。完全不需要类型转换。
姓名: | 王继刚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8903837318 |
业务 QQ: | 272925472 |
公司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继飞机电 |
电话: | 0371-55581867 |
传真: | 0371-55581867 |
Copyright © 2025 继飞机电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