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五线制包括三相电的三个相线(A、B、C线)、中性线(N线);以及地线(PE线)。中性线(N线)就是零线。三相负载对称时,三相线路流入中性线的电流矢量和为零,但对于单独的一相来讲,电流不为零。三相负载不对称时,中性线的电流矢量和不为零,会产生对地电压。
三相五线制标准导线颜色为:A线黄色,B线绿色,C线红色,N线淡蓝色,PE线黄绿色。
三相五线制分为TT接地方式和TN接地方式,其中TN又具体分为TN-S,TN-C,TN-C-S三种方式。
三相五线制包括三相电的三个相线(A、B、C线)、中性线(N线);以及地线(PE线)。中性线(N线)就是零线。三相负载对称时,三相线路流入中性线的电流矢量和为零,但对于单独的一相来讲,电流不为零。三相负载不对称时,中性线的电流矢量和不为零,会产生对地电压。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常用的配电箱有木制和金属制两种。
配电箱应符合以下要求:
1、配电箱分属外壳和塑料外壳两种,有明装式和暗装式两类,其箱体必须完好无缺。
2、箱体内接线汇流排应分别设立零线、保护接地线、相线,且要完好无损,具良好绝缘。
3、空气开关的安装座架应光洁无阻并有足够的空间。
4、配电箱门板应有检查透明窗。
家用配电箱安装方法:
1、明装配电箱,配电箱安装在墙上时,应采用开脚螺栓(胀管螺栓)固定,螺栓长度一般为埋入深度(75~150mm)、箱底板厚度、螺帽和垫圈的厚度之和,再加上5mm左右的“出头余量”。对于较小的配电箱,也可在安装处预埋好木砖(按配电箱或配电板四角安装孔的位置埋设),然后用木螺钉在木砖处固定配电箱或配电板。
2、暗装配电箱,配电箱嵌入墙内安装,在砌墙时预留孔洞应比配电箱的长和宽各大20mm左右,预留的深度为配电箱厚度加上洞内壁抹灰的厚度。在圬埋配电箱时,河南电气系统集成厂家,箱体与墙之间填以混凝土即可把箱体固定住。
3、配电箱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暗装时,配电箱四周应无空隙,其面板四周边缘应紧贴墙面,箱体与建筑物、构筑物接触部分应涂防腐漆。
4、配电箱内装设的螺旋式熔断器,其电源线应接在中间触点的端子上,负荷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这样,在装卸熔芯时不会触电。瓷插式熔断器应垂直安装。
5、配电箱内的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源,应具有明显的标志。照明配电箱内,应分别设置零线(N线)和保护零线(PE线)汇流排,零线和保护零线应在汇流排上连接,知名品牌电气系统集成厂家,不得绞接,应有编号。
6、导线引出面板时,面板线孔应光滑刺,金属面板应装设绝缘保护套。金属壳配电箱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接零)。
配电箱的安装要点是:
1、应安装在干燥、通风部位,且无防碍物,方便使用。
2、配电箱不宜安装过高,一般安装标高为1.8米,以便操作。
3、进配电箱的电管必须用锁紧螺帽固定。
4、若配电箱需开孔,孔的边缘须平滑、光洁。
5、配电箱埋入墙体时应垂直、水平,边缘留5—6毫米的缝隙。
6、配电箱内的接线应规则、整齐,端子螺丝必须紧固。
7、各回路进线必须有足够长度,不得有接头。
8、安装后标明各回路使用名称。
9、安装完成后须清理配电箱内的残留物。
配电箱分为动力和照明两种是配电的末级设备,是分散的小容量配电设备,多数是封闭式垂直安装外壳的防护等级会根据现在生产环节来配电装置。
我们的动力配电箱采用不锈钢板和角铁焊接而成,质量好的电气系统集成厂家,装有电器元件的仪表用多股软导线和框架连接,电压回路导线采用截面大于等于一点五毫米平方,柜体内安装件和框架使用滚花螺钉连接。MKJZ-32/1S 备注:32A 3线 1台尺寸:300*250*150
主要动力箱型号有GDH安全防护动力配电柜、GDHL系列安全型动力柜, GDH2 安全防护配电柜是动力柜改进型产品,适用于各种民用建筑及工矿企业的配电控制。产品安全系数高,多功能的隔离内板,可保持操作者的安全,内柜活动可保安装方便。
GDHL系列安全型动力柜、适用于各种民用建筑和工矿企业的配电、控制、照明之用,是取代GBL、XL-21、XF-10系列产品的选择。
传统的动力柜有ABB MDS系列低压配电箱、XLL2型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专业服务电气系统集成厂家,箱体及支承板采用优质高强度耐腐蚀的冷轧电解板;箱内设置A、B、C相主母排,用于连接分支回路的两极或三级MCCB,同时装有独立N和PE母排;此系列电箱上下封板可自由撤下,便于在现场安装时配合接线槽使用或开孔;所有接线优先选择电缆方式。
姓名: | 王继刚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8903837318 |
业务 QQ: | 272925472 |
公司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继飞机电 |
电话: | 0371-55581867 |
传真: | 0371-55581867 |
Copyright © 2025 继飞机电 版权所有